劳动合同纠纷案件在近几年的发生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小编经常看见农民工要工资难的新闻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纠纷?名律师来告诉你!想知道处理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那就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劳动合同纠纷案件
什么是劳动合同纠纷
劳动合同纠纷是劳动争议的一种。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都属于劳动合同纠纷。《规定》对劳动合同纠纷列举了七种情形:确认劳动关系纠纷;集体劳动合同纠纷;劳务派遣合同纠纷;非全日制用工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经济补偿金纠纷;竞业限制纠纷。确认劳动关系纠纷主要是指职工与企业就劳动关系存在与否、劳动关系终止与否和劳动关系有效与否等问题而发生的争议。
预防合同纠纷有哪些措施
1、充分了解《合同法》及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
2、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等状况。
3、精心准备合同条款。
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的处理依据
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合同纠纷案件
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至第十五条、第二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相关规定。
名律师建议大家提前了解合同纠纷的预防措施,防止纠纷的出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大家对于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可以咨询名律师小编。